18一20亚洲gay无套,亚洲第一女人av,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三区,网站在线观看mv视频,高清乱码一卡二卡视频

關閉
信息速遞 資訊內容

   夏汛將至,看著河溝兩岸整齊的“石籠子”,遼寧省撫順市的許多農戶終于不用為雨季憂心。被當地人稱作“石籠子”的就是農田防護工程中使用的固濱籠防護措施,用鐵絲編織成網箱,填入塊石做成石籠,大石頭墊底,小石子填縫,既透水又固土,暴雨時能有力削減水流的沖擊。

   撫順當地有句順口溜:“八山一水半分田,半分道路和莊園”,說的就是當地以丘陵山地為主的地形。全市坡耕地面積較大,由于山區(qū)夏季降雨后雨水快速匯集,短時間內很容易形成流速快、流量大的“牤牛水”,當地農民曾長期飽受洪澇災害的困擾。

   改變從2019年開始,撫順市因地制宜,創(chuàng)新探索適合山區(qū)丘陵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,提出“防洪減災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”的生態(tài)治理理念,促進全市農田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完善、耕地質量持續(xù)提升。6年來,全市共實施項目98個,建成高標準農田120.97萬畝,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比例達66.7%。

   解決“水陸兩用”難題

   撫順的變化,要從路說起。撫順市撫順縣湯圖鄉(xiāng)莊家村黨支部書記肇濤至今仍記得,以前通往田間的2公里路全是草甸子,至少要走半小時,趕上下雨漲水,只能穿著雨鞋在溝里走,被當地村民戲稱為“水陸兩用”。 

   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湯圖鄉(xiāng)莊家村平坦的機耕路。

   轉機出現(xiàn)在2022年,撫順市集中力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,下轄的撫順縣因地制宜推動機耕路建設與侵蝕溝治理同步實施,莊家村被納入其中。工程隊開進田間,用鐵絲石籠筑起護岸,機耕路鋪上了混凝土,蜿蜒伸向丘陵深處……

    “現(xiàn)在機耕路修好了,騎電動車5分鐘就能到地頭,以前是牛馬打壟,如今機械化率能達到70%以上。有了‘石籠子’,雨水順著排水溝走,土和莊稼都保住了,效果老好了!”肇濤的東北口音里透著自豪,更讓他驚喜的是,原本被侵蝕溝蠶食的邊角地,經治理多出了不少耕地。截至2023年6月底,撫順縣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33.25萬畝,在全市率先完成“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”的目標。

上一篇:斑蘭飄香 林下生“金”

下一篇:[阜新]撂荒棚變“聚寶盆” ,平安地村設施農業(yè)促增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