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了,不知道咱們果樹區(qū)的朋友們有沒有開始給果樹保暖——涂白?
一般來說,果實采收后到立冬前這段時間是果樹涂白的大好時機。而現(xiàn)在,正是涂白的好時機!
果樹涂白是果園冬季清園的重要措施,在具體操作過程中,要注意以下問題:
1.果樹樹干的涂白主要是為了防止果樹害蟲越冬,保護果樹,因此,涂白工作必須在冷空氣入侵前全面結(jié)束。涂白遲了,害蟲已經(jīng)完成上下轉(zhuǎn)移,起不到阻隔作用,所以一般在11~12月進行較適宜。
2.涂白劑要按一定的比例來配制。涂白劑的成分一般是由生石灰、食鹽、硫磺(石硫合劑)和水組成。石灰和硫磺可以防凍、防灼、防病、殺蟲,石硫合劑具有殺菌作用,食鹽有助于石灰滲入樹皮,保持水分,防止石灰龜裂剝落,所以涂白劑的配制需要石灰、食鹽和硫磺或者石硫合劑這些原料。一般是100公斤水中+生石灰20~30公斤、硫磺粉2~3公斤、食鹽1~2公斤,先將生石灰化開,再加硫磺粉、食鹽攪拌均勻后,涂抹在樹干基部,或者是在100公斤水中,加入生石灰20公斤、石硫合劑1公斤和食鹽1公斤。
現(xiàn)在,市場上有些涂白劑廠家利用“傳統(tǒng)的涂白劑呈堿性,可能會對某些樹體有一定的腐蝕性”這個缺點,從而打出類似于“中性涂白劑,對樹體無傷害”的標語,大肆宣傳中性涂白劑。涂白劑中如果不加入其它的中和性物質(zhì),就一定是弱堿性或堿性的。而且,涂白劑也只有在弱堿性狀態(tài)下,才具有殺菌、防蟲的效果。如果說一定要在涂白劑中加入中和性物質(zhì)進行中和處理的話,那涂白劑的作用也就失去了。它的殺菌、防蟲效果也將大大折扣了。
所以,凡是按照正規(guī)的生產(chǎn)配方工藝制作的涂白劑幾乎都是“堿性的”。呈中性的涂白劑一般不是正規(guī)的涂白劑。一定不要選擇!
3.在使用涂白劑前,最好先刮去樹皮上的粗翹皮和苔蘚等寄生物,堵塞老樹洞。樹皮縫是蚧殼蟲等害蟲越冬的良好場所,也要刮除干凈,然后在刮皮部位涂刷涂白劑。在涂刷過程中如發(fā)現(xiàn)枝干上已有害蟲蛀入,要先把害蟲殺死后再進行涂白處理。
4.涂白高度應(yīng)視樹木的大小而定,通常涂白高度距離地面0.6~1.5米為宜。涂刷高度一致,較為美觀。
5.涂白劑不能跟殺蟲劑或殺菌劑一起使用。雖然一些殺蟲劑、殺菌劑和涂白劑的目標是一致的,都是為了防病蟲和殺死病蟲,但涂白劑是堿性物質(zhì),而大部分殺蟲劑和殺菌性是酸性的,在涂白劑中滲和殺蟲劑或殺菌劑,容易造成酸堿中和,起不到殺蟲殺菌作用。
6.涂白標準一般使涂白的濃度以涂在樹干上不往下流、不黏成疙瘩、干后不翹、不脫落為宜。涂白時一定要均勻,尤其是樹皮縫隙、洞孔、樹杈等處要重復(fù)涂刷,以免刷花、刷漏。
涂白劑的作用和效果都差不多,是不是所有的樹木,無論在哪個生長季節(jié)都可以用一樣的涂白劑,而不需要專門去選擇?
要弄清這個問題,我們還是得先了解一下涂白的目的和作用。簡單的概括一下,涂白的目的主要就是冬季防凍、防寒,春秋保暖,夏季防日灼,另外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、防蟲的作用。但是,一種涂白劑不可能同時具備所有的功能。
所以,根據(jù)涂白劑發(fā)揮的作用和目的不同,涂白劑可分為很多種,有保溫的、防蟲的、殺菌的等等,在實際用的時候還是得根據(jù)需要,選擇合適的涂白劑。
比如:
桔子、甜橙、柚子類等不耐寒的果樹,淮河以北的桃樹,以及在地勢低洼的果園中的果樹,冬季都很容易受到凍害影響。那這些樹木就要使用以防凍害為目的的涂白劑,如滑石粉涂白劑、石灰水泥黃泥涂白劑,增加此類果樹的防寒抗凍的能力。
如果主要是為了防蟲害,就可以選擇如石硫合劑復(fù)合液、石灰硫磺合劑涂白劑等涂白劑。而且在涂白之前最好對樹齡10年以上易裂皮和翹皮的果樹刮皮(重刮梨樹、蘋果樹,輕刮板栗等,桃李杏不建議刮,以防流膠病的發(fā)生)。同時,發(fā)現(xiàn)枝干上有害蟲或蛀干害蟲時,要先把害蟲殺死,然后再涂白,這樣效果最好。
如果是為了防治病害,則可以選一些石灰硫酸銅合劑、石灰石硫合劑殘渣涂白劑等涂白劑。
涂白劑哪個好?——8大判斷要點!
市面上的涂白劑那么多,怎么判斷涂白劑的優(yōu)劣呢?
先問一下大家,大家平時都是怎么去判斷一種涂白劑的好壞的?是通過看顏色?看沉淀?
當然,通過這些方面是可以做出來一些判斷的,但是判斷一種涂白劑的優(yōu)劣主要還是看它的粘著力。
如果涂白劑粘著力差,容易脫落,起不到應(yīng)有的作用,還浪費人力和時間,得不償失。
既然粘著力是衡量涂白劑好壞的重要判斷依據(jù),那是不是粘著時間越久越好呢?
現(xiàn)在市場上一些不良商人,為了提升涂白劑的粘著力,可能會過量增加粘合物或者干脆用乳膠漆兌水上色。這樣,雖然起到了涂白的效果,而且長久不脫落,但起不到應(yīng)有的保溫和殺菌、殺蟲的作用,還會嚴重影響樹體的透氣性。所以,并不是說黏著時間越長越好!
涂料較粗糙,雜質(zhì)含量高,涂刷到樹上不均勻,容易掉渣。涂刷后,很長時間不能逐漸脫落或短時間內(nèi)急速脫落。(一般涂白劑在樹體上停留時間過長,超過6個月,甚至更長時間,一般是含膠量過多;或者附著時間很短,經(jīng)雨水沖刷,很短時間就掉白),涂刷時涂料內(nèi)有結(jié)塊或不易溶解的灰疙瘩。
涂刷后容易燒壞樹干皮層,造成脫皮、皮裂,使冬季凍害發(fā)生更嚴重,甚至死亡。涂刷晾干后,顏色呈灰褐色、鐵銹色、焦黃色、刺白等。
優(yōu)質(zhì)涂白劑一般表現(xiàn)為:
涂料細膩,涂刷后附著均勻,不掉白。
涂料晾干后是白色的,而且這種白色不刺眼。
涂刷后,在樹木樹干上一般能保持3—6個月。不過不是靠乳膠,而是通過動植物油提高其附著力。
建議,大家在選擇涂白劑時最好是去大廠家購買,質(zhì)量上會相對有保障點。
信息速遞
資訊內(nèi)容
最新資訊更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