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伏一直是制約玉米高產、穩(wěn)產的一個重要因素。防止玉米倒伏,除加強栽培管理等農藝措施外,噴施化學調節(jié)劑控旺防倒已被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玉米的栽培管理中。
一、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
1.種植密度過大
合理的密度才會有合理的產量!
很多農民播種時播種量加大,有些品種密度一米4棵最佳,往往播到一米5棵甚至更多。
每一種玉米品種都有它最合理的種植密度,常見品種的種植密度如3800--4000、4000-4400、甚至到5500,這都是根據(jù)品種審定公告上廠家推薦的合理密度,超過或低于這個密度都不行。
為什么農民明知道密度大不好但每年還是種的密度大呢?
原因:天氣干旱,保苗為主的心理。
常言道:“有錢買種,沒錢買苗”。
密度過大,通風透光足,照成玉米植株生長空間縮小,同樣水肥條件下極易競相往上生長,爭奪更多的陽光,照成徒長,莖稈纖細,葉片薄而窄,氣生根少,根系不發(fā)達,后期照成營養(yǎng)生長和生殖生長失衡,穗位往往偏高,極易倒伏,即使沒有倒伏,往往造成玉米棒禿尖嚴重,甚至空桿,棒穗短小。最終產量也不會太高。
2.施肥不合理,氮肥過量
目前玉米施肥“種肥同播”、“一炮轟”很常見,都知道玉米是喜氮作物,往往施用氮肥過大。農民朋友為省時省工還都是采用“一炮轟”的方式施肥。
這種施肥方式極易造成氮肥玉米前期氮肥過量。玉米缺鉀往往造成玉米莖稈纖細,韌性不足,玉米極易倒伏。玉米缺磷造成根系不發(fā)達,霸王根少,抓地不牢固,營養(yǎng)水分吸收不足,也容易倒伏。
氮肥偏大的危害更大,眾所周知“氮促生長、磷促根,鉀膨果”。氮肥過量極易造成玉米徒長,特別是玉米苗期,本該蹲苗,讓莖稈粗壯的時期,因為氮肥過大,雨水充足的情況下,生長過快,造成玉米莖稈節(jié)間增長,植株過高,加大倒伏風險。
合理施肥,配方施肥是控制玉米株高的基礎??茖W的玉米施肥最好能做到分量多次依據(jù)玉米不同時期需肥量合理施肥。當然現(xiàn)在省工省時是趨勢,即使要“一炮轟”盡量選擇正規(guī)名牌大廠的控釋肥。
3.玉米品種缺陷
現(xiàn)階段沒有完美的玉米品種(沒有即高產,又抗病,抗倒、抗旱、抗?jié)?,耐密植,脫水快、易機收的品種)
目前市場上高產玉米品種很多都是高桿品種(因為有高大和健壯的身體,才有高產的保證,沒高度就沒有產量),這些品種雖然產量很高,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容易發(fā)生倒伏。有些高桿高產品種在合理種植密度情況下抗倒伏能力也挺強,但農民目前的種植習慣往往向高密度發(fā)展,所以抗倒性再好的玉米品種一旦超過合理密度也很容易倒伏。
矮桿的玉米品種就一定抗倒嗎?不一定
玉米抗不抗到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----“穗位高度”。
有些品種生長高度確實不高,但是它的穗位并不一定低,有的穗位高度能達到1.5米以上,甚至更高。同樣容易倒伏,特別是玉米到中后期,玉米的重心全在棒穗上,穗位越高,越容易倒伏,所以“控制穗位高度是控旺關鍵”,矮桿的玉米品種不一定就不倒。只降低株高,不降穗位是誤區(qū)。
二、玉米控旺的最佳時機
玉米控旺劑最佳使用時期是玉米6~10葉期,即玉米“尺把高”至玉米“膝蓋高”,這個時期是玉米的拔節(jié)初期,噴打后可使玉米莖增粗,節(jié)間縮短,穗位高度降低,“霸王根”層數(shù)、條數(shù)增加,既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,又可促進營養(yǎng)物質向穗部運轉,減少空棵、禿尖。
三、非最佳時期控旺的危害
上文提到過,玉米控旺劑施用的最佳時間是玉米6~10葉期,過遲過早影響效果不說,還會造成危害。
控旺過早危害:玉米不足6葉期使用控旺劑,由于控制過早,造成玉米身桿不旺、莖稈過低,所以推薦在6葉期以后施用。
控旺過遲危害:玉米控旺劑使用過遲,葉片數(shù)超過12片,玉米已過拔節(jié)期,會造成以下問題:
①對玉米造成不正確的縮節(jié)現(xiàn)象:本來應當使基部1~3節(jié)間縮短,現(xiàn)在反而造成中部4~5節(jié)間比基部1~3節(jié)間縮短,不但不能有效防止玉米倒伏,還導致玉米生長不良,后期造成玉米減產。
②影響玉米雄穗分化:拔節(jié)后玉米雄穗即開始分化,如果此時控制玉米生長,就會影響玉米雄穗分化,導致玉米花粉量少,進而影響玉米授粉,最后影響玉米產量。所以玉米控旺一定不要遲。
三、如何正確使用玉米控旺劑
最近幾年玉米化學控旺的技術日漸成熟,省工省時,效果明顯。但有時農民朋友使用不當造成效果達不到預期,甚至適得其反。這里給幾點建議:
1.使用宜早不宜遲
玉米完全展開葉超過6片,根據(jù)天氣情況就可以噴施,最遲不要超過12片葉。玉米超過12片葉,高度超過一米多高,正是玉米雄穗分化的階段,如果這時再噴的話,影響玉米雄穗分化,當玉米抽穗后,雄穗花粉變少,影響玉米授粉。再者這時控旺會縮玉米中部節(jié)間,不但不能防倒,還導致玉米生長不良,后期減產,適得其反。
天氣持續(xù)干旱,玉米苗停止生長,基本處于保命玉米的切勿使用。
播種很晚、生育期短的早熟玉米品種切勿使用。
糯玉米、制種玉米田上,應先做品種試驗,成功后再大面積推廣。一般情況下,制種田只噴母本,不噴父本。
2.選擇復配配方控旺產品
單一成分的控旺劑很容易縮節(jié)又縮棒,玉米高度控制了,但玉米棒個頭也小了,玉米后期還易早衰。
胺鮮脂與乙烯利復配或蕓苔素與乙烯利復配是目前比較成熟的配方,乙烯利使用量寬泛,相對安全,胺鮮脂或蕓苔素能彌補乙烯利缺陷,還能起到保護劑的作用,即促又控,雙向調節(jié),達到即控旺又增產。
四、要想高產,千萬注意不要讓玉米出現(xiàn)這四種情況!
每年都會有玉米空稈、缺粒、早衰、倒伏等現(xiàn)象發(fā)生,這可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啊。所以,農民朋友種玉米要注意做好這“4防”!
1.防空稈
礦物質供應不足,就會營養(yǎng)失調,不能滿足果穗分化期對養(yǎng)分的要求;密度過大,光合作用弱小;氮肥多、磷素少、缺鉀等都會造成空稈。
如何預防:
在播種時一定要注意密度。要求大行玉米不封行,以保證株行通風透氣。
應在施肥時注意氮、磷、鉀三要素適當結合。土壤肥力差的土地應多施有機肥。土壤肥力高的土地,苗期要多施磷肥,以便長根壯稈,果穗分化期要進行追肥。抽雄前后看苗適當補肥。如過密或株弱的要及時拔掉。
2.防早衰
由于玉米植株高大,生長期間必然要消耗大量養(yǎng)分和水分,而生育中水分過多,會造成土壤缺氧。這時根系活力減弱,吸水困難,但葉片蒸騰不減,尤其是晴天,葉片消耗水分更多,易造成生理代謝失調,出現(xiàn)葉片卷曲,生長緩慢,若此時缺肥,就會出現(xiàn)植株矮瘦,甚至枯萎死亡。
如何預防:
下雨季節(jié)時一定做好排澇防漬工作。如果出現(xiàn)早衰趨勢或葉片落黃,就應該在開花初期噴施磷肥,以延長綠色葉片,增加果粒。
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,也可以防早衰。
3.防缺粒與禿頂
土壤中缺少磷肥,植株在孕穗開花期如果糖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、細胞分裂就會受阻,穗頂就會萎縮,花絲伸長也減慢,影響自然授粉,就會導致禿頂甚至空穗。假如早期受蟲害、風害致使株苗運送養(yǎng)分不足,或開花期遇雨、花粉受精受阻等都會造成禿頂、癟粒或空粒。
如何預防:
要想預防玉米缺粒、禿頂,關鍵要防止病蟲為害,多施磷肥、鉀肥。如在抽絲時遇天旱,要及時澆水和灌溉,開花期最好進行人工授粉。
4.防倒伏
留苗密度過大,在莖稈伸長時肥水管理不當,就容易造成倒伏,影響產量。防治措施是播種時要加深耕作層,增施基肥;
如何預防:
中耕時要適當培土,使玉米扎穩(wěn)根架;施肥時應注意氮、磷、鉀結合,并注意植株密度,保證生長期葉片有足夠的陽光,使植株粗壯,使植苗粗壯,以增加抗倒伏能力。
12316今日熱點
資訊內容
最新資訊更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