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螟幼蟲孵化后先在玉米嫩葉上啃食,潛入心葉蛀食形成花葉,葉子展開后形成排孔,一般形成5孔或6孔。當幼蟲鉆蛀玉米穗軸或莖稈,則咬食髓部,糞便排在孔口,一般雌穗頂端較多。玉米螟危害可造成雌穗營養(yǎng)運輸不良,主莖折倒。玉米螟對鮮食玉米穗部的危害可給生產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。該蟲隱蔽性比較強,危害后才容易被人們發(fā)現(xiàn),但為時已晚,所以應注意早期預防。
6月中下旬,是遼寧地區(qū)生物防治玉米螟的關鍵時期。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種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方法,供大家參考。
1、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原理
赤眼蜂雌蜂將卵產在玉米螟卵內,赤眼蜂卵在玉米螟的卵內很快孵化為幼蟲,并立即取食玉米螟卵內的營養(yǎng),使玉米螟在卵期死亡不能孵化出幼蟲。但赤眼蜂幼蟲卻以玉米螟的卵液作為養(yǎng)料,在玉米螟卵內生長、發(fā)育到成蟲后破殼羽化而出,經交尾后,又繼續(xù)去尋找新的玉米螟卵作為寄主寄生、繁殖。如此循環(huán)不斷,將玉米螟消滅在卵階段,從而達到防治玉米螟的作用。
2、放蜂時間
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共需放蜂兩次,第一次在玉米螟產卵始期,一般是指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達20%時或者玉米田百株玉米落卵率為1~1.5塊(魚鱗狀蟲卵落到玉米葉片上)的時候,后推10天,就是第一次放蜂時間;5~7天后為第二次放蜂時間,每次放蜂10000頭。具體放蜂時間應咨詢當?shù)乜h、市植保站等農業(yè)部門,6月中下旬僅是個供參考的時間段。
3、放蜂方法
一般采用別赤眼蜂卡的方法進行放蜂,將赤眼蜂卡固定于玉米中下部葉片背面的中間背光處。方法為選一棵玉米植株的中下部葉片,將葉片向下卷成筒狀,然后用牙簽或針線別在圓筒內既可。一般每畝地分散設置2個放蜂點,別放2個蜂卡。
4、注意事項
(1)放蜂時應選擇晴天早晨,避開中午或大風天氣,如有大降雨,應在雨后放蜂,小雨不影響。
(2)取到蜂卡后,應立即別到玉米葉片上,最晚不超過1.5天。
(3)玉米螟孵化時間與赤眼蜂卡出蜂時間要吻合。具體時間應咨詢當?shù)乜h、市植保站等農業(yè)部門。
12316今日熱點
資訊內容
最新資訊更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