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藥中毒分生產性中毒和非生產性中毒。
在使用農藥過程中發(fā)生的中毒叫生產性中毒,造成生產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如下:
1.配藥不小心,藥液污染手部皮膚,又沒有及時洗消;下風處配藥或施藥,吸入農藥過多。
2.施藥方法不正確,如人向前行左右噴藥,打濕衣褲;幾臺藥械同時噴藥,未按梯形前進和下風側先行,引起相互影響,造成污染。
3.不注意個人防護,如不穿長袖衣、長褲、膠靴,赤足露背噴藥;配藥、拌種時不戴橡皮手套、防毒口罩和護目鏡等。
4.噴霧器漏藥,或在發(fā)生故障時徒手修理,甚至用嘴吹堵在噴頭里的雜物,造成農藥污染皮膚或經口腔進入人體內。
5.連續(xù)施藥時間過長,經皮膚和呼吸道進入的藥量過多;或安排勞力不當,在施藥后不久的田內進行農事操作。
6.噴藥后未洗手、洗臉就吃東西、喝水、吸煙等。
7.施藥人員不符合要求。
8.在科研、生產、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因意外事故或防護不嚴,污染嚴重而發(fā)生中毒。
在日常生活中接觸農藥而發(fā)生的中毒叫非生產性中毒造成非生產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:
1.亂用農藥,如用高毒農藥滅虱、滅蚊、治癬或其他皮膚病等。
2.保管不善,把農藥與糧食混放,吃了被污染的糧食而中毒。
3.用農藥空包裝裝食物或用農藥空瓶裝油、酒等。
4.食用近期施藥的瓜果、蔬菜、拌過農藥的種子或農藥毒死的畜禽、魚蝦等。
5.施藥后田水遺漏或清洗藥械,污染了飲用水源。
6.有意投毒或因尋短見服農藥自殺等。
12316今日熱點
資訊內容
最新資訊更多》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