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生白絹病及其防治
時間:2017-10-12 13:11
(一)花生白絹病危害特征
花生白絹病是一種土傳真菌性病害,病原菌為齊整小核菌,病菌分布在1-2厘米的表層土中。菌核在2.5厘米以下發(fā)芽率明顯減少,在7厘米處幾乎不發(fā)芽。該病在花生莢果膨大至成熟期才表現(xiàn)出癥狀,發(fā)病后進行防治效果較差,因此,及早進行防治效果較好?;ㄉ?、莢果及莖基部受害,初呈褐色軟腐狀,地上部根莖處有白色絹狀菌絲(故稱白絹病),并有油菜子狀菌核,莖葉變黃,逐漸枯死,花生莢果腐爛。該病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開始萌動,侵染花生,沙質(zhì)土壤、連續(xù)重茬、種植密度過大、陰雨天發(fā)病較重。
花生白絹病危害癥狀(圖示)
?。ǘ┗ㄉ捉伈》乐畏椒?/p>
1、深翻改土,加強田間管理?;ㄉ斋@前,清除病殘體。收獲后深翻土壤,可減少田間越冬菌源。在花生播種后做到“三溝”配套,下雨后及時排除田中積水。
2、藥劑防治。播種前用75%衛(wèi)福可濕性粉劑、40%多菌靈哈茨木霉菌液拌種。在花生結(jié)莢初期噴20%的三唑酮乳油、50%的撲海因、50%的克菌丹、50%的敵力脫、50%的苯菌靈、50%腐霉利噴墩或灌墩進行防治,防治效果非常明顯。
內(nèi)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