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藍霜霉病
時間:2017-10-12 14:07
1 、癥狀
初時在葉片上產(chǎn)生褪綠斑點、擴展后因受葉脈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規(guī)則形病斑、病斑大小5-10毫米或更大,黃色或淡黃褐色,稍凹陷。潮濕時,病斑背面生白色霉層。有時病斑正面亦生有白色霉狀物。發(fā)病嚴重時葉片匕病斑連片,致使葉葉干枯。
甘藍霜霉?。▓D示)
2、病原形態(tài)
孢囊梗從寄主表皮氣孔中伸出,常成對,個別3根,粗短,不分枝或少數(shù)分枝,頂生3-4根小枝,上單生孢子囊。孢子檸檬形或卵形,頂端有1乳頭狀突起,無色,頂部壁厚,大小66.6-99.9×33.3-59.9μm,成熟后易脫落,基部留一鏟狀附屬物。起初菌絲體蔓生,后細胞組織中細胞變形,形成淺黃色的卵孢子。初期結(jié)構(gòu)模糊,后清晰可見,成熟卵孢子球形呈橢圓形或多角形,大小43.5-89.1×43.3-88μm,卵孢子壁與藏卵器結(jié)合緊密。
3、發(fā)生規(guī)律
3.1危害對象 : 十字花科植物。
3.2侵染循環(huán) : 病菌可在冬季溫室中生長的甘藍、油菜等病株活體上存活越冬,或在窖藏的十宇花科蔬菜種株上越冬,也可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。
3.3發(fā)病條件 : 病菌在田間靠風雨傳播。溫度16℃左右,相對濕度80%以上適于發(fā)病。
3.4危害部位 : 主要為害葉片。
4、防治措施
4.1采用抗病品種。
4.2精選種子及種子消毒;可用種子重量0.3%的25%甲霜靈拌種。
4.3高畦栽培,密度適宜。早間苗、早定苗。
4.4施足糞肥,增施磷、鉀肥。均勻灌水.避免大水漫灌。雨后排除田間積水。
4.5收獲后做好田園清潔,深翻土壤。
4.6發(fā)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,可用64%殺毒礬500倍液,或40%乙磷鋁 300倍液,或58%甲霜靈錳鋅500倍液,或80%大生800借液,或72%克露600倍液,或30%綠葉丹300倍液。
內(nèi)容